9月26日一早,在现代教育中心111室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14届新生翘首以盼著名校友胡晓丽(秦畅)回校讲座。这次讲座也是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博雅论坛”的首次开讲,“博雅论坛”的启动仪式在讲座开始前举行。副校长李军、社会合作处副处长,校友办公室副主任吴蓉,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高文苗出席了本次“博雅论坛”的启动仪式。
“博雅论坛”是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为了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营造学院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形成播音学院教师层面“聚音讲坛”和学生层面“博雅论坛”并行的学习局面。“博雅论坛”旨在搭建一种互动交流的学习平台,促进学生提高学识、汲取知识与扩大见识,修身养性,涵养心灵,锤炼品质。在启动仪式上,李军副校长介绍了“博雅论坛”的相关情况,表达了浙传对秦畅回校讲座的感谢和欢迎。高文苗老师为秦畅颁发了播音学院学子序列号,最后由李军老师为秦畅颁发了聘请胡晓丽(秦畅)为“专业实践导师”的聘书。
开讲伊始,秦畅讲起了她在迎新典礼金校徽奖颁奖典礼上的一点体会,她说:“当我听到女总裁能够获得比女主持人更热烈的掌声时,我就想,这个现象太契合我明天讲座要讲的主题了。”秦畅为大家带来的讲座主题正是,“播音主持专业正在被边缘化吗?”
我曾是一个普通话标准但不知所云的主持人
《市民与社会》是就上海市民关心的话题邀请嘉宾在电波中交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方方面面的一个品牌栏目。因为这个节目需要采访报道有丰富经验的人来做主持人,因此在挑选主持人时是从记者中选拔而非播音员。那么,究竟是采访报道能力更加重要,还是普通话标准更加重要?秦畅说:《市民与社会》的第一任主持人是左安龙前辈,他曾在节目中对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做过现场采访,是上海市民最喜爱最信任的一位主持人。左安龙是一位操着浓重江浙口音的主持人,但是却能在主持事业中达到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相比之下,刚刚到《市民与社会》做主持人的她就是一位“普通话标准但不知所云的主持人”,这是听众对她的评价。因此,她认为,想要做一个真正优秀的主持人,不是补专业课就能补起来的,需要的是一种长期的全方位的培养。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多元化发展,而不是只拥有漂亮的声音和标准的普通话。
声音能留住观众吗?
秦畅在跟同学们交流时坦言道,虽然自己是播音专业出身,但是在工作最初的三四年时间里,她几乎没有练过声,甚至没有考虑过练声的问题。她跟在场的同学在案例中讲到:“现在做的最好的自媒体,一个是逻辑思维,一个是晓松说,他们没有一个是学播音的,但是他们都做的很成功。”正所谓,能够吸引人的是声音,但真正能够将观众留下来的,是节目的话题,是主持人独到的观点和看法。
用价值观引领一代人
当前传媒环境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传统媒体的生存面临严峻的挑战,投身自媒体将是很多毕业生的新选择。
秦畅依然以逻辑思维发展罗振宇是很早从传统媒体中脱离出来的,他的电视自媒体和微信公众能够做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不是因为他长得有多么帅气,而是他能够将有种,有趣,有料的各种段子融入话题内,引领观众需求,用自己的价值理念影响一批人。也正如秦畅所讲到的:正是因为大家喜欢他这个人,才信任他所说话。大家认可了罗振宇的价值理念,所以他的节目火了。
对于90后生存的环境,秦畅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谈到,90后是最“自我“的一代,这个“自我”是一个中性词。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90后从小便生活在一个相对富足,没有物质紧逼的年代。正是这样的成长背景,使得90后更多的关注自身,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近最真实的自己。同样,也只有研究一代人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后才能够“抓到一个跟自己价值观相同的群体”,以引领时代。
了解人性,感知人心
在交流阶段,很多14级新生希望秦畅师姐能给大家如何度过大学四年提点建议。秦畅直言不讳道:“专业第一是远远不够的”。社会飞速变化,播音专业会被边缘化,其他专业同样也会被边缘化。所以,单单学好专业是远远不够的。每个人都应该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打开自己,和陌生人以及新鲜事物建立起联系,和它们融合。做到“博”,才会有更广阔的选择空间。此外,秦畅还提醒大家说:学播音的相对来讲都比较外向,愿意与人交流,这是优势。但是,大家还要学会深入的与人交流,要学会了解人性、感知人心。正如秦畅老师在前面提到的一样:向外看,要洞察社会,向内看,要观察自己。
在多元价值体系中不断地完善自己,保持开放的心态,海纳百川。同时更要学会寻找独属于自己的价值观,接近最真实的自己,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要拥有独属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仅播音主持专业正在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被边缘化,每一个专业都是如此,所以,眼光要长远,心态要开阔,单单学好专业是不够的。
胡晓丽,播名秦畅,是我校91级播音校友。现任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节目主持人、浦东干部学院、上海市委党校兼职教授。她主持的《市民与社会》节目是中国首批新闻名专栏,连续两届的上海市优秀媒体品牌。个人先后获得全国第八届长江韬奋奖、全国广播电视主持金话筒奖、中国新闻作品一等奖、上海广播电视首届名主持人奖。2010年当选全国三八红旗手、2007年全国青年岗位能手、2006年全国女职工建岗立业标兵、上海市第十二届十大杰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