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杭州气候温暖,3月29日,浙江传媒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金重建老师带领15级播音与主持业务方向的10名研究生,来到位于莫干山路上的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进行参观,并与集团的领导、知名主播、主持人等业界专家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座谈,在这样一个阳春三月开始了本学期本方向“高级业务实践”的第一课。
到达浙江广电集团之后,在浙江广电音乐调频总编室主任王毅军老师的陪同之下,同学们参观了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以及多个频道,目睹了节目的录制和播出的全过程。
(参观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直播间)
一、摘掉主持人的光环,真诚沟通
参观前,浙江广播电视集团音乐调频总监范少俊老师首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大学主修“大气物理学”却获得新闻界最高奖项“中国新闻奖”的他对音乐市场的把握精准到位,在谈及频道定位时他说:受众定位一定要准确,抓住年轻人的市场,且不因个人爱好主宰听众爱好;面对如今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突,范少俊老师说,广播一定要主动拥抱互联网,顺应媒介融合的大趋势,紧跟时代潮流,微信、微博和APP要融合起来,注重用户的反馈和交流,进行线上、线下的互动,让用户参与到节目的创作当中,并且邀请资深人士参与评论、主导舆论导向,唯有如此才能让广播在新媒体潮流中屹立不倒;作为频道总监,范少俊老师多年参与集团的面试工作中,在面试过各色人才后,他为在场的15级研究生们提出建议:把主持人的光环摘掉,用心交流、真诚沟通。有20年记者经历的范老师讲述道,进入集团的实习生不会直接坐在话筒前,首先会安排他做记者,锻炼观察、选题能力,然后参与排版的工作中,再去做编辑……如此从基础工作做起,摘掉光环,做社会的活动家,和听众用心交流。所以站在集团的立场上,范老师说单位最看重的是应聘者的忍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定信念,做记者很辛苦,因此要做好职业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
(浙江广电音乐调频总监范少俊老师热情欢迎同学来访)
二、与“金话筒”零距离接触
下午一点多,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主任播音员王维琳老师来到会议室,她曾在2011年凭借作品“一幅古画醉两岸,富春江畔圆合梦——《富春山居图》的传奇故事”获得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最高荣誉奖项“金话筒奖”,并且担任《浙广早新闻》、《浙江新闻联播》等节目的播音员,气质优雅的王老师首先谈起了自己的金话筒之路,她谦虚地说要以平常心看待金话筒,在她眼里这样一个载满荣誉的“金话筒”不如每天面对的自己手中的旧话筒,因为担任早间节目,她每天早晨四点多就已经坐在了直播室,所以足以可见,获奖这件事对于王维琳老师来说是“偶然中的必然”。在分析“金话筒”时王老师说,首先要坚持内容为王,内容是根本;其次是内容的选题上要体现民生、反映社会脉搏,对突发事件和公共事件的报道是媒体不容置疑的责任和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考验,所以在重大内容上的把握上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坚守国家根本利益的立场,必须有自己鲜明的立场和人文关怀,这就对于如今的媒体人的信息梳理能力和现场把握能力提出了一个高要求;最后是要学会运用全媒体手段来使节目更加丰富。王维琳老师说,如今的媒体行业风气浮躁,从业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而优秀的媒体从业者要坚守内心,“做实、做精、做细”,这六字箴言是对媒体人的一个劝告。
(“金话筒”奖获得者王维琳老师与同学们分享经验)
三、说人话、会说话、个性化
最后和同学们交流的是浙江广电动听968调频广播主持人、《中国新歌榜》制作人Eric,八零后的他接触过几百位明星演员,在总结了自己和演艺圈人士接触后的经历他提出了自己对于主持人这个职业的看法,就是说人话、会说话、个性化,所谓说人话是让人听得懂,会说话是让人听得舒服,个性化是要有自己的主持特色。此外主持人要有好的人品,这是学会做主持人的第一步,只有好人品才能让观众喜爱;而丰富的知识架构是对于节目的重要的依托,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深厚知识文化功底的主持人自会散发出令人钦佩和尊敬的魅力。交谈中Eric结合自身的经历对我们提出几点建议:要有敏捷机智的应变能力、积极主动的协调能力、良好的形象和风度气质以及适应节目和品牌调性的气质。
座谈结束后已经是下午四点多,同学们花了将近一天的时间来了解媒体前沿和业界动态,并对于浙江广电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通过和各位业界老师的零距离交流,同学们更是获益匪浅感慨良多,所谓播音主持创作实务就是要深入一线和媒体前沿,去了解如何抓取信息、如何报道现场、如何把握受众、如何了解社会,当然最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储备和积累融入进节目中,做实、做精、做细一档好节目。座谈中王维琳老师的一席话让我们印象深刻,无论是金话筒还是银话筒都不如自己每天面对的那个旧话筒,金奖杯银奖杯都不如自己节目听众的好口碑,朴实的话正道出了媒体人的良心和初衷,也时刻提醒着我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摄像:郎君
撰稿:张易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