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上午,“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特展:阅读典籍与文脉密码”,在浙江展览馆开幕,我院多名学生在特展中担任志愿讲解员。10日-11日,第一批志愿讲解员前往场馆,为一幅幅“阅读”主题的数字修复高清古画,配上丰富生动的讲解,带领参观者身临其境地进入古画,走近典籍,阅读文脉。
此次展览遴选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所收录的关于阅读、典籍、中外交流、耕读等能够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传承的作品,以高清调色打样稿进行展示。紧扣“阅读”主题,展陈形式丰富多样,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薪火相传 代代守护”,展示“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修典历程;第二部分“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讲述历代绘画中关于“阅读”的人、事、物、景、情等内容;第三部分“丹青不渝 文脉密码”,主要展现历代绘画中的“文籍典故”;第四部分“文以载道 成风化人”,以当代读画、读书的新技术、新体验作为观展后的互动体验版块。每个部分都有我院志愿讲解员的身影。
由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精品佳作收录最全、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集成,本次展览的展品数量多、讲解任务也相对繁重。讲解员每人有将近一万三千字的讲稿需要提前熟悉。一幅作品就是一段历史,为了能够准确、严谨地介绍每幅展品,同学们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做准备。他们在讲解词上写写画画,标出专业术语,一边查资料增进理解,一边学着用讲解员的口吻再将意思精准表达出来,花了不少功夫。
想要圆满完成任务,仅仅熟悉讲解词还远远不够。讲解工作不仅需要准确,还要生动、要引人入胜。讲稿中的内容大多比较书面、比较笼统,如果一味背诵,整个讲解过程就会显得枯燥,这就需要讲解员掌握一些小技巧,比如整合内容,将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对比讲解,如前赤壁图和后赤壁图对比讲解;或者结合作品创作背景讲解,如结合画作创作的朝代分析南宋和北宋不同的绘画特点:平远和高远,由此折射出当时政治格局的不同等等。这对同学们的专业功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促使同学们在全方位吃透讲解词上下功夫。
正式讲解开始前,同学们早早到达场馆进行了一轮现场彩排,策展方的工作人员给同学们准备了讲解动线培训,浙江大学金晓明教授、孙晓珺老师也到现场进行了专业知识的教授指导,在全体师生、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两天的讲解任务取得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