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增强实践实效,发挥北京台特色优势

发布日期:2018-07-15  来源:   点击量:

2018年6月30日至7月11日,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11名同学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下辖区的三个重要频率进行了小学期实践,11名同学中,包括15播本3名,15配音3名,16播本4名,16配音1名,其中包括因参与央视主持人大赛而参加央视暑期实践的一名同学。本次实践也打开了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合作窗口,为我院学生今后在北京台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收听率和市场占有率在北京占有绝对优势,节目创优和广告创收在全国广播界一直处于龙头地位。此次小学期实践,是在前期高国庆老师与电台进行充分沟通,并促成浙江传媒学院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开展的,也是我校学生第一次在北京台开展小学期实践活动。

2018年6月,浙江传媒学院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内容包括学生实践与实习、人员培训、教师在岗培训等相关内容。此次协议的签署得到了学校、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电台等各方领导的高度重视。作为战略协议实施的第一步,小学期实践的前期开展工作就进行了十分严谨。

在小学期实践进行中,学院领导刘力军、倪琦珺专程赶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与电台相关领导进行座谈,商讨电台实习实践及学院就业工作,为我院学生今后进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就业预先铺路,电台领导表示非常欢迎来自浙传的同学到台里工作,看重播音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此次北京电台小学期实践共招收十人,报名人数达33人,报录比在全院所有小学期分队中是最高的。为了能作好在北京台的第一次小学期实践,也为今后我校学生的实习实践打下良好基础,从领导到带队老师都十分重视学生的选拔工作,在报名的同学中好中选优,院领导亲自对名单进行把关,最终选择了十位品学兼优的同学组成北京小分队。

本次十名同学在北京电台分别被派往三个最重要的频率:4人进入北京新闻广播,4人进入北京交通广播,2人进入北京音乐广播。

由于北京电台对主持人出声的管理十分严格,因此同学们没有亲自坐上主播台的机会。但在十天的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有的跟随记者奔赴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进行采访,有的跟随新闻编辑学习新闻节目制作的全过程,有的跟随节目创作团队,了解节目策划实施的流程,可以说是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入了解北京电台节目生产与管理的方方面面。

作为带队老师,考虑到北京的顶级媒体多,著名高校多,因此又充分利用个人的业缘关系,带领同学们参观了中央电视台新址和北京电视台新址,并现场观摩了北京电视台《市民对话一把手》融媒体节目的录制。参观了北京大学,并在北大百年讲堂观看了三大男高音专场音乐会,大大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

1.领导重视,顶层设计到位:本次北京小分队小学期实践从组织、学生选拔到实习开展都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学院角度,院长亲自把关北京小分队人选,实习期间,刘力军副院长、倪琦珺副院长和实验办王丽萍老师亲自到北京电台探望,了解同学们实践情况,聆听同学们最新鲜的感受。从北京电台角度,电台总编辑亲自过问,负责节目运作的副总编辑亲自安排学生实习岗位与细节,学生到台时亲自接见并介绍电台情况。各频率高度重视本次小学期安排,中间多次调整实习内容,力争使学生有多方面的收获。这些都保证了本次北京小分队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使得我们在北京电台的首秀得到了圆满成功,给北京电台的领导和同事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好印象。

北京电台以往的实习合作院校只有北大、清华、人大和中传,通过此次合作,浙传成为北京电台唯一一所京外合作院校,这也使得我们在北京地区广播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大大加强。

在实习开始前,带队老师就与北京电台具体负责老师,就学生实习岗位、电台指导老师安排、学生就餐、接站、住宿等相关事宜进行多次深入细致沟通,电台方面高度配合学校需求,同学们遵守电台纪律,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强烈求知欲和较强的融入能力、动手能力都使得本次实践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但是从学生实际收获和电台安排的角度上来看,小学期的十天时间显得略短了些。同学们刚刚进入状态,与指导老师磨合到位,小学期已经接近尾声。从电台角度说,十天也不利用安排较为固定的岗位,因此显得实习内容有些浅尝辄止,不够深入。未来如果可以考虑将小学期实践与学生的暑期实践结合起来,对有需求的同学拉长实践时间,对于学生和电台相信都会是十分受欢迎的安排。

2.开阔视野,激发斗志:北京电台多年来在全国广播行业一直处于龙头地位,在北京的市场占有率是中央台与国际台总和的两倍多,因此无论是节目制作质量、节目制作理念还是节目运行管理都相对较为先进且严格。同学们虽然没能坐上主播台,让自己的声音出现在首都上空,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有机会全方位了解节目制作流程,从不同角度感受的体悟节目制作中的用心所在,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很多同学说,在北京台的十天终于见识到了什么是大台风范,也让他们对广播、对项级媒体产生了浓烈的向往。在北京期间,参观央视和北京电视台,也有着同样的效果。这种向往在潜移默化中转变成他们学习的动力,让他们更加明确未来的方向,同时也给接下来的学习赋能。在融媒体正在成为热词的当下,同学们对传媒媒体的转型与坚守也有了更加深切的体认,他们更加了解接地气、办实事的节目,有传播价值的内容才是传播的核心所在,无论是什么形式,内容才是最终的落脚点。

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的指导老师大多毕业名校,或有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工作过程中,很多同学都跟着老师起早贪黑去采访和制作节目,也见识到老师们如何坚守新闻理想,把百姓的心声通过话筒传达出去。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成了同学们在实践中感受颇深的部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精神力量和实际技能,这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次极好的思想教育。

3.精进业务能力,全面深入节目生产流程:本次实践中有五名同学在记者岗,他们跟随指导老师从选题开始,到采访、剪辑、制作、播出。中间他们有的需要早上五点起床,驱车数十公里去采访早间茶市占道问题,有的花费一下午时间采访市民与铁道部分关于便民地道的沟通会,有的只是简单的街头采访,采访数十人,最后的呈现只有一分钟。这些经历对于同学们来说既新鲜,又充满挑战。他们学习着如何上下齐心,坚守新闻理想,面对“公关”时如何坚持记者本色。他们学习着如何在纷乱的言语中慢慢摸清脉络,找到记者视角。他们学习着如何对一个看似不大的新闻多次跟踪,追根溯本,给百姓一个圆满的解答。他们学习着如何通过媒体的力量把百姓的声音传递到政府高层的耳旁。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很难进行模拟的,同学们在短短几天时间里所接触感受到的,是传媒视野的拓宽,也是业务能力的精进。

其他几位同学在编辑制作岗,他们在看似枯燥的新闻编辑、稿件整理中感受着编辑思想的精巧与用心,也在播音员主持人的文本转化中学习到了课堂上曾经教过或者没有教到的实用技巧,这种观摩和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更加直接实用。

4.管理细致,情感沟通到位:本次小学期北京小分队严格按照学校的相关要求,坚持每天进行晚课分享,同学们分享每天的工作内容、收获感悟,带队老师针对同学们的困惑有针对性地进行讲授,在教与学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把很多现实的思考进行深入的讨论。

尽管学校要求第2-3天进行一次微信分享,但是我们要求每天一篇,十位同学进行轮值。我们看到了不同风格的微信作品,有的充满激情,有的恢谐幽默,有的用视频来进行展现,有的图文配合精彩纷呈。在微信创作中,同学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当然,这也是一次集体情感的培养营,同学们同吃同住同工作,在一起十多天时间,培养了深厚的情感。在最后一次晚课上,几位同学都流下热泪。作为带队老师,也感受到这些95后新生代所展现出的良好的精神面貌,他们有担当,有激情,有真心,有努力,这些也都成为老师在2018年这个夏天最温暖的记忆。

2018小学期实践虽然只有短短十天,但是对于北京电台来说,对于学校与北京台的合作来说才刚刚开始,如果利用好北京电台的媒体资源,如何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舞台,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Copyright © 2018 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998号    浙ICP备0810031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