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播·动态 | 第二届数媒口语传播与新媒体主播人才培养国际学术会议主旨演讲精彩摘要

发布日期:2024-07-03  来源: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点击量:

在数字媒体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全媒体视域下的口语传播持续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24年6月30日至7月1日,第二届数媒口语传播与新媒体主播人才培养国际学术会议在浙江杭州举行,近百位专家学者、业界精英、硕博士生参加会议,并展开探讨。

在主旨论坛环节,来自中国、马来西亚、韩国等各国知名学者进行了主旨演讲,分享学术创见。我们集结摘要,分享给大家。(按发言顺序):

胡正荣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发言主题:《智能传播时代口语传播的价值基础》

胡正荣教授以视频形式发表演说。他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近期,中国、美国、英国、欧盟、联合国都加强了对人工智能的监管,反映出全球在人工智能问题上的共识,尤其是人工智能深度介入传播后形成价值鸿沟的现实问题。

在中国,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猛,进入100多个大模型厮杀混战的阶段。这给传播业带来了诸多挑战。特别是在智能媒体价值基础方面,不同大模型之间对于同一个问题的回答通常并不相同,体现出训练过程中价值系统的差异。这一问题已经超越了传统数字鸿沟的概念,涵盖了技术与价值观的双重层面。为此,实现大模型之间、大模型与人类价值观之间的价值对齐变得尤为重要,也就是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应当与人类推崇的价值观保持一致,能够遵循人类意图前进。

立足中国语境,我们需要构建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相符的价值观,以此为基础,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够正向服务于社会进步和人类福祉。此外,胡正荣还强调了在播音主持行业中人的价值的重要性。他指出,人是根本,人的价值是基础性的。因此,每一位播音主持从业者应保持基于人类价值观的个性化判断,不能把所有的权利、资源和价值完全让渡给机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智能传播时代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实现良性发展。

周勇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发言主题:《具身-化身-离身:人工智能主播发展中的“人-技”关系》

周勇教授的发言对人工智能主播(AI主播)发展中的“人-技”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从“具身”到“化身”再到“离身”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真人主播通过提供音视频数据作为AI学习的训练基础,成功为数字孪生AI主播赋予了虚拟的肉身和社会身份。在这个过程中,机构和技术公司对录制内容和方式拥有决定权,真人主播的主体性受到制约。第二阶段,智能主播技术旨在构建独立于主体的存在,实现“去主体化”。然而,AI主播的心智塑造基于表征模拟,它的表现是多元行动主体的行动结果,这与人类身体经验恰恰是矛盾的。进入第三阶段,周勇教授观察到,随着技术生产的完成,AI主播开始进入传媒业,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时常与真人主播同框出现,为观众带来视觉冲击。但这种互动更接近一种按照既定文本框架的展演行为,以大众消费的官能快感为主要目的。

总体来看,数字孪生AI主播的发展改变了播音员主持人的传统角色,使他们更早地参与生产流程,成为主动的技术建构者。然而,这也带来了主体性危机和权责问题。他建议,未来应回归理性的发展路径,重新评估AI主播的功能优势,以实现常态化应用为导向,同时突破身、心二元壁垒,使AI主播在数智化时代发挥更强的建构性作用。

吴飞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发言主题:《全球沟通伦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吴飞教授从近期新媒体个人账号火爆全网的传播现象讲起,以全球化和数字化为背景,探讨了沟通伦理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他指出,在全球交往中,沟通常受制于力量对比,并且时常出现不合适的修辞导致的沟通困难,直接引发过激行为。为此,吴飞教授强调沟通伦理的必要性,认为而口语传播中的沟通伦理是调节这一矛盾的关键。他引用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提醒人们避免被表面现象迷惑,倡导站在他人的立场去思考和交流,超越语言差异、文化差异,感受彼此情绪,认真倾听对方,尊重彼此的合理存在,通过同理心建立沟通,努力寻求共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正如费孝通所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此外,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他提醒口语传播实践者,基于情绪、内容、声音等多种元素的面对面口语交流,依然是真正能够推动不同群体之间形成理解、承认、共识的有效路径,肉身的传播无可替代,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蕴藏其中。

夏春祥

台湾世新大学口语传播暨社群媒体学系专任教授

发言题目:《人工智能与社群媒体:台湾口语传播的建制化景观》

夏春祥教授首先介绍了台湾世新大学口语传播系的历史与现状。世新大学从1992年开始建设口语传播系,与大陆相比,由于在培养目标上指涉有所不同,更加偏向人际交流的基本行为,学生就业时更多面向社会各界口语传播相关岗位,因此研究方向与教学安排都有所不同。接着,他从居伊·德波的景观理论切入,以世新大学口语传播系为代表,介绍了在台湾口语传播教育三十年来的建制化过程。通过编写讲义、出版专书、成立系所、安排课程、发行期刊,目前台湾已经实现了口语传播的学术建制化。

基于当前人工智能与社交媒体的浪潮,夏春祥教授提出,AI风潮下的人文学科必须有强大的跨学科连结思维和创意实践,才能够实现顺应时代的转换,将科技发展融入课程设计,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其中。在世新大学口语传播系,经过多次研讨更新,目前课程可以分为沟通类、表达类、社群媒体类三种类型,在表达类课程中深化精致口语,加强口语艺术化特色;在沟通类课程开设具有职业针对性的课程,如企业讲师、发言人等;形成重视技艺操作,弱化理论思辨的教学特色。

成东权

韩国国民大学文化交叉学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发言主题:《感情科学的语言学:语言传播的方法》

成东权教授首先强调了口语传播的重要性。他指出,人类是语言的动物,通过语言引发共鸣,并沟通交流。其中,共鸣是最重要的。当情感发生共鸣时,不同的情感交叉在一起。这种交叉即是‘沟通’。因此“语言传播”建立在“共鸣”与“沟通”的基础之上。

接着,成东权教授介绍了国民大学文化交叉学科的研究方向,即通过对东西方哲学经典的研究,深入理解情感的本真含义。情感科学的目标在于把握情感的必然性,而非局限于现象的偶然性。他以朝鲜李朝哲学家李滉的《圣学十图》为核心,阐述了情感科学的逻辑。他认为,情感源于身体的存在与活动,只有深刻理解身体变化的必然性,才能触及情感的纯粹至善。中国宋代性理学家将身体存在的本性称为“性理”,周敦颐认为,太极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所有身体的本性。朱熹将这种本性称为“纯粹至善”。成教授从东方哲学的视角解析共情传播的逻辑,主张通过深刻理解每种情感的独特本质,进而领悟情感的“纯粹至善”,实现共情与有效沟通。

Dr. Julia Wirza Mohd Zawawi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现代语言与传播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发言主题:《Exploring Oral Communication in Malaysia' s Digital Era》(探索马来西亚数字时代的口语传播)

Dr. Julia Wirza Mohd Zawawi首先介绍了马来西亚互联网发展情况。目前,马来西亚互联网渗透率已达83%,拥有2.67亿互联网用户,预计至2025年,互联网经济规模将激增至260亿。政府也正在积极推行2030年愿景等一系列数字战略,旨在加速数字化转型与内容创新。社交媒体同样在马来西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马来西亚数字沟通的主阵地。

Dr. Julia认为,数字时代,马来西亚的口语传播面临许多复杂问题,包括多语言沟通的障碍、文化敏感性、隐私权保护、版权争议,以及确保高效沟通的难度。她强调,AI技术的兴起虽为内容创作与传播带来革新,但也加剧了沟通误解与隔阂的风险。为此,她呼吁加强监管机制,平衡传统与现代实践,以促进高质量的沟通。尤其是在马来西亚多民族、多宗教的社会背景下,口语传播必须考量语言的多样性、文化差异以及非言语交流的微妙影响。Dr. Julia 的研究基于本国现实情况,为理解全球数字时代口语传播的复杂性与多元性提供了马来西亚的样本与经验。

朱永祥

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口语传播与数字媒体学部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发言主题:《数字分享时代的人格化传播思考》

浙江传媒学院朱永祥从业界反观播音主持教学的维度,思考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他引用了迈克尔·托马塞洛的人类沟通理论,强调了在数字时代,分享成为了一种新的沟通动机,促进了信息快速流动、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并激发了人格化传播能力,信息通过信任连接在社群中迅速传播。

在数字分享时代,人成为连接的媒介,大众传播平台面临失效的挑战。主持人不再为内容服务,而是内容为打造“人设”服务。朱永祥认为,数字分享时代,人格化传播能力居于核心,主持人角色是连接者、叙事者、协同者的三合一。在人作为中心连接点的作用下,一方面,主持人需要凸显人格化特质,提升人格化叙事能力,以建构身份认同感和社群意识;另一方面,主持人还需要作为数字场域的协同者,协同社会和文化、组织和平台、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及相互的权力关系,创造数字场域价值共同体的人格化协作运营。“数字激活口语、文本唤醒人本”,最终以美好的、富有人文关怀的人格化传播能力创造正向舆论场。

Copyright © 2018 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998号    浙ICP备08100318 号